评审长江学者应该给评审专家一点评审费
2024-11-23 11:27:07
  • 0
  • 0
  • 0


      1978年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他们的毕业授位一般在1981年。 1980年代初,中国高校恢复评审专业技术职称。研究生毕业授位需要有具备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来评审答辩。硕士研究生一般副教授即可。博士研究生则要正教授来评审答辩。所以80年代初就开始评审学位(硕士、博士)论文,评审职称晋升。这两项工作都需要由一些具备高级职称的专家来做,一般都要给评审专家一点评审费。当时给多少我不太清楚。

      本世纪以来,评审一篇硕士论文一般给评审专家200元;评审一本博士论文一般给400元。这个钱一般由培养单位出。升职称申报者走流程也要请评审专家,一般是两位或三位。一般给一位评审专家几百元。这笔钱第一次评一般由单位出,第二次第三次一般便自己出(省得你条件不够还是要不断申报)。比副教授还高一点的便是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了。一般也要经过评审。也是第一次申报评审费单位出,第二次第三次等由自己出。评审专家评一个欲升硕导者得二三百元吧(多少不统一),评一个预升博导者得五六百元吧(不统一)。

      80年代中期开始设立社科基金项目,先有国家的,紧接着就有教育部等部委的,省的,学校的,等等。申报各级项目也要经过评审。申报者不出钱。但评审者要得一些评审费。比如通讯评审专家评一份申报者的材料一般要得一两百元吧。自从有了国家和各级的社科基金项目的设立,自然几年后就有了国家和各级的社科基金项目的鉴定验收。鉴定验收一般是看书稿和他自己的申报鉴定表,很花时间。所以通讯鉴定验收一份材料评审专家一般要得好几百元的鉴定费。等等等等,以此类推。

       在高校,教授以上的职级和岗位有博导。博导以上名号较多较乱。其中文科最高的便是长江学者了。理工科最高的是两院院士。院士以下才是长江学者。以下有二级、三级教授等。因为文科不评院士,所以文科在高校的最高职级和岗位便是长江学者了。有的高校还评有个别的文科杰出教授、资深教授,让他们在校内享受院士待遇。但他们不是在全国统一评出的。在人事部仍是二级教授。仍低于两院院士。这样的话,文科长江学者便是高校中的很高或最高头衔。仅次于两院院士(和杰出、资深等教授)。

      自从文科从2004 年开始评长江学者以来,我就是通讯评审专家,因为我是2000年的教授,2003年的博导。完全有资格通讯评审长江学者申报者。特别是ㄕㄐ│ㄝㄕ这个一级学科的申报者。可是很怪。评审专家评审什么(材料、申报者等)都有一定的评审费,都能得一点钱。虽然不多,也是一个意思。可通讯评审长江学者申报者的材料却没有钱,不得任何评审费。评一份长江学者的材料,要花两个小时左右。因为要看那么多材料,要记一下要点,要进一步打开看附加的证明材料,各个栏目都要写一写评语和意见。

       我给部里面说过,四川省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700元一月,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为17元。因为评一份材料平均要花两小时。所以,建议评一份青年长江学者给50元,评一份长江学者给100元。有个意思,有一份尊重。初次申报评审费由单位出,二次三次申报等由自己出。申报长江学者的教师一般有几个纵向项目,有几十万上百万的科研经费。出个几百元的评审费毫无问题。因为一般大概请五位(最多七位)专家评审(欢迎更知情的网友补充更正)。所以需要呼吁一下。

      当然,给不给点钱,得不得到一点评审费,广大评审专家还是会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公平公正地评审,评出大家认可服气佩服的(文科)长江学者。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