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饮食文化、烹饪术和语言文化中,有荤菜的常用说法。荤菜指用鸡鸭鱼肉等做的菜。它的核心是要有肉,而且比较多。肉如果少中国饮食文化、烹饪术和语言文化中就叫做翘荤,指素菜中翘了一点荤。荤菜有油腻,有香味,又营养。以前一般逢年过节才吃,或者待客才吃。本世纪以来全面小康以来,中国的民众家庭才能天天吃荤菜和翘荤。荤菜中肉类很多,但有一点素菜的,这里的素菜就叫俏头。意思就是荤菜中翘了一点素菜。比如回锅肉中的蒜苗,等等。
没有肉类掺杂其中的菜肴在中国饮食文化和语言文化中就叫素菜。一般用蔬菜瓜果等植物类食材做成。素菜就是自己平常吃的菜。逢年过节和请客吃饭时也上一点素菜,点缀丰富一下。
但是,在中国饮食文化、烹饪术和语言文化中,还有没有介于荤菜素菜之间的一类菜肴呢。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且渐渐有了答案。即有。有一类菜肴介于荤素之间,比荤菜低档但又比素菜高档,其油腻味,香味,营养性介于荤素之间。它们的价钱也介于荤素之间。即一般比荤菜便宜,但又比素菜昂贵。那么具体有哪些呢。我们下面论述。
第一,就是蛋类,比如鸡蛋、鸭蛋、鹅蛋等。它们可以单独炒来吃,也可以蒸蛋花,还可以合着蔬菜炒,比如鸡蛋炒西红柿,还可以打蛋花汤。鸭蛋鹅蛋等还可以制作成皮蛋、泡盐蛋、卤蛋等吃。蛋类是可以上席的。
第二,就是花生米。明末美洲花生传入后,渐渐就具备了这个地位。比如说油炸花生米,可以作为菜肴待客。还有卤花生等。这些菜肴可以作为待客请客的菜肴上席。
第三,就是糖包子、汤圆。包子就有肉包子、菜包子、糖包子之分。面食包有馅儿就是包子,否则就是馒头。菜包子仍然属于素菜,肉包子属于翘荤。糖包子、汤圆内部包有糖,我认为就属于介于荤素之间的食品、菜肴。是可以待客接客,作为一道菜上席的。
第四,经过冥思苦想,搜肠刮肚,终于又想起了第四种介于荤素之间的菜肴,即血旺。血旺即杀鸡、鸭、猪接的血,加点盐凝固成固体。然后切成小块。然后烹调好后吃;或者与其他食材、包括各种肉类混合起来,做成菜肴吃。我个人觉得血旺可以作为介于荤菜和素菜之间的一类菜肴看待。从它的营养价值、鲜美味、市场价格看都是如此。自然,血旺自身没有脂肪油脂。烹调时要加点植物油。勉强可以待客和上席。
第五,这段时间,我又想起了第五种介于荤素之间的菜肴,即乳制品(或奶制品)菜肴。比如,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聚餐聚会就是婚宴喜酒;第二就是生日宴席,比如五十大寿、六十大寿、七十大寿、八十大寿、九十大寿等;还有就是小孩的满月酒、满周岁酒等。这种生日宴席一般要上奶油蛋糕。这是作为重要的一道菜上的。奶油就是乳制品。第三重要的宴席一般是乔迁新居后的请客聚餐。在这些重要的宴席和聚餐中,有时候有的地方也可以上一些奶制品的菜肴,比如奶汁全爆、炸牛奶、玫瑰炸乳扇、煎乳饼等。还有,在夏天的聚餐中,有时候也可以上一道奶油冰激凌,作为菜肴。这些奶制品菜肴,我认为从价格、营养、美味程度、人们接受认可度、受欢迎度等综合因素考量,可以归入介于荤素之间的菜肴。
所以,那种认为从动物出来的就是荤菜,从非动物出来而是从植物出来的就是素菜的看法太绝对太片面太简单,不符合实际。上述五大类介于荤素之间的菜肴,其中的蛋、奶、血旺都出自动物,但比起鸡鸭鱼肉等还是低档一些或者低档多了。所以应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提升飞跃。
除此之外,除上述几样之外,我想不起还有哪些菜肴、食材属于或介于荤素之间的菜肴。欢迎广大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