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血战松毛岭》透露出的第五次反围剿中的荒唐事情和十九路军的雄心
——《血战松毛岭》观后感
这段时间看电视剧《血战松毛岭》。该剧主要描写闽西红军十五团及团长余光明等的革命和战斗故事。比较好看,场面中等。其中披露出第五次反围剿中的一件荒唐事情,即博古、李德、凯丰等极左派搞的形式主义。他们要求各团营连都要选出两个模范旗手,要求高大英俊年轻,作为正副旗手,打仗冲锋时,要高举红旗带头冲锋,作为先导,而且不能弯腰、不能卷旗、不能迂回躲避、卧倒匍匐前进等。这个要求遭到基层干部战士的反对,但还是强制推行。在敌人兵力火力武器占优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只能遭到更大的损失杀伤,完全是形式主义。可极左高层说,要在气势上压到敌人,要在精神上鼓舞战士。结果旗手们一个二个都被打死了。
这是完全荒唐的规定。那种做法只能在我军占极大优势的情况下采取。在双方拉锯的情况下,旗手冲锋时也要卷起红旗,弯腰奔跑前进。必要时需要卧倒、匍匐前进甚至翻滚,跳跃,以躲避敌人的拦截火力、弹雨。所以,博古李德等把红军害惨了。
该剧还披露,福建事变时十九路军和红军有过联络、沟通,达成了一些合作协议。但都没有落实,没有实际行动。中共的极左领导人认为十九路军是脱离革命的叛徒,又参与围剿过红军,不想与他们这些叛徒、投机分子合作。没有给予实际性的帮助。只是双方停止冲突作战而已。最后,眼睁睁地看着十九路军失败,福建事变失败。
十九路军一帮人也有一定的雄心甚至野心。1933年11月,领导福建事变的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等人和国民党内的反蒋派陈铭枢、李济深以及第三党的领导人黄琪翔等宣布脱离国民党,发起组织了“生产人民党”。选举陈铭枢为该党的总书记,并通过了党纲。这是一个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蔡廷锴等人在福州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废除国民党旗,撤下孙中山的画像,不再提三民主义,公开与南京国民政府决裂。结果很快失败。但如果成功,中国内部就从国共两党两军争夺天下,演变成三国演义。国民党、共产党、人民党三党三军争夺天下。
但福建事变很快失败,十九路军瓦解。
中共红军丝毫没帮十九路军。但接下来蒋军全力围攻过来,自己也遭到失败,被迫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如果红军当时帮一帮十九路军,是有可能打破蒋的第五次反围剿的。当时投入前线战场的国军有50万,红军有10万,十九路军有4万。所以是有可能形成后来西北那样的局面的。即红军与东北军十七路军停战合作,但蒋系军队仍然进攻红军。
所以说,令人惋惜。
所以,我认为这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